对于执法记录仪,其实普通人的了解并不多,因为它在国内正式出现和普及的时间比较晚。
大约是在2008年前后,第一代专业的音视频记录执法装备开始出现,并且首先放到了公安系统中使用。
那时候,国内的执法记录仪版块还是空白的。第一代执法记录仪还是肩扛式,录像和存储功能也是分开的,功能比较单一。
可以说,它就相当于一个MP4,也不具备对讲功能,使用起来一点也不便利。
但,执法记录仪的出现,确实让投诉率变低了,大家开始意识到,原来这个东西真的是有作用的。
2012年,在各执法单位的使用反馈下,厂家又推出了第二代执法记录仪,性能方面大有改善,只是功能上面并没有什么提升,镜头依然模糊,也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。
2013年左右,执法记录仪进入了成长期,厂家开始注重执法记录仪镜头的设计,追求高清录像。
音视频信息采集、传输、存储与管理等整体解决方案逐渐形成体系,行业也出局了《单警执法视音频记录仪》的标准。
由于执法记录仪的技术和功能日趋成熟,各行业也看到了这个工具的作用,便出现了行业细分需求,执法记录仪的市场也走向了另一个阶段。
到了2016年,政府正式下发通知《所有执法人员将配备移动终端执法仪》以及公安部出台了《公安机关现场视音频记录工作规定》,让执法记录仪的地位和使用范围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和扩大。
公安、交通、消防、城管、食药监、海关、铁路、检察院、法院等、保险、林牧、电力等行业都已经成为执法记录仪服务的领域。
从2016年到今天,执法记录仪无论是在技术层面,功能细分上,还是在市场规模上,都到了非常成熟的一个阶段。
4G、5G方案的出现,既保障了数据传输的时效性、安全性,对于远程管理、指挥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。
因此,执法记录仪的出现,不仅能有效防止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出现的执法不严、执法不公、执法不文明、执法不规范的现象,还能助力普通公民的生活生产!